|
|
|
|
|

部门:学校办公室
地址: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电话:0531-80687611
邮编:250357

部门:学校办公室
地址: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电话:0531-80687611
邮编:250357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 关于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报告
2019年04月03日 点击数:

山东交通学院

关于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报告


山东省教育厅: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制与发布工作的通知》(鲁学位办〔20163号)文件精神,我校对2018年研究生教育概况、学科、专业情况、招生规模等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山东交通学院始建于1956年,2000年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普通本科高校。我校现已成为山东省唯一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专业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10月我校获批成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在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170人,已毕业并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9人。

二、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情况

(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及结构

学校作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在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领域招收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山东省2017-2023年硕士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

(二)授权学科建设情况

目前我校尚无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根据新的学科目录和国务院学位办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调整意见,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将我校原拟申报的公共管理学术型学位点调整为土木工程学术型学位点,并出台了《山东交通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其职责,设立了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学校坚持重点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一体化思路,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所属学科列为我校重点学科予以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学位点建设顺利实施。目前我校重点建设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与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紧密相关的骨干学科。

(三)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分布及结构(含成人教育)

截止2018年12月,学校开设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土木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59个本科专业,详见附件1。其中,具备学士学位授权的本科专业48个,分布于工、理、经、管、文、艺、法7大学科门类。在48个学士学位授权本科专业中,工学本科专业30个,文学本科专业3个,理学本科专业3个,经济学本科专业1个,管理学本科专业7个,法学本科专业1个,艺术本科专业3个。

三、研究生招生及规模情况

(一)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

201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80人,共录取研究生80人。其中,交通运输工程领域61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19人。录取研究生中第一志愿20人,调剂生源60人;应届生为35人,往届生为45人;男生56人,女生24人;省内生源66人,省外生源14人,其中天津1人,山西1人,吉林1人,黑龙江1人,上海1人,江苏3人,浙江2人,安徽2人,河南2人。

(二)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2018年在校研究生共170人,其中2016级39人,2017级57人,2018级74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132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38人。

四、研究生培养过程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学校目前共设立7个研究生公共课、专业课教室,5个研究生工作室,保障了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各学院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加强学校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目前学校教育资源情况见附件2。

(二)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2018年全年累计投入研究生经费约1052.1万元。其中学校直接投入经费约488.3万元,主要用于研究生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和研究生奖学金、助研费的发放,各培养学院直接或间接投入经费约563.8万元。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交计划实施及成效(包括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导师指导能力提升、暑假学校等各类项目)

学校一直在研究生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不断探索,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水平。2018年,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获批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课程案例库建设》获批教学案例立项建设项目,《基于多学科导师团队协同指导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面向新旧动能转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五螺旋”培养模式研究》《强化工程应用,提升导师指导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研究》四个项目获批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立项建设项目。

(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

学校加强对研究生的培育培养,我校的2017届毕业研究生刘振明的《豪华游艇居住舱室舒适度综合评价研究》 论文被评为省优秀硕士论文,2015级研究生李超的《基于万维引擎的游艇驾驶虚拟仿真系统开发》实践项目被评为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三等奖。

(五)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立德树人落实情况

学校目前现有校内导师76人,具有教授职称33人,占43.4%;具有博士学位56人,占73.6%;45岁以下42人,占55.3%。

2018年学校党委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意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明确导师应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六)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1.加强研究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教育

引导和督促研究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形成用理论武装头脑的共识及习惯。引导研究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担当尽责落实到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去。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政治理论课+形势报告+先进人物事迹大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利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途径,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时效性强、自由度高的优势进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网上论坛的力量,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热点进行讨论,从而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大、做细、做及时。

2.遴选研究生导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研究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导师队伍,必须唤起导师们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学院在研究生导师中选拔学术水平高、年轻的优秀党员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建立党支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交流接触较多,更便于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有利于研究生党支部生活的开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3.注重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卫生专家为学生日常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加强研究生心理教育,在研究生当中开展心理教育讲座,成立专门的心理协会和心理互助小组,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同时,教导研究生学会调整心态,多与他人交流。

(七)研究生培养特色及改革案例

学校以“服务国家特需项目”验收指标及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为依据,制定学位点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并付诸实施,为学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抢抓先机,不断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组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完成第一阶段硬件条件建设并验收评比,极大改善了我校研究生培养办学条件,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外部环境。

五、学位授予及研究生就业情况

(一)学位授予情况

学校严格把关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工作。2018年学校继续采取研究生论文全盲审方式掌控学位论文质量,授予29名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其中交通运输工程领域23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6人。

(二)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我校第四届毕业生共计29人,就业27人,已于2018年6月完成毕业派遣工作。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国企15人,央企1人,高校5人,其他企业5人,博士研究生1人。总体上看,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所学专业方向契合度较高,就业岗位与工程一线联系紧密。

六、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及成效

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我校采取了多方面保障措施:

第一,管理机构设置。确定了相关院(部)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建立了由学校分管领导、学科与研究生处和各学院组成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建立了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科与研究生处组织协调、培养学院分党委具体实施、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二,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到就业,从校内教学、实验到校外实习实践,从学生管理、服务到导师遴选、聘用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学校按照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的总体目标,参照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制定学位点建设指标体系,出台了《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学位点规范化建设。

第三,质量保证监督体系。根据加强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在招生管理、培养过程与学位授予管理、导师岗位管理、研究生管理与服务、条件保障与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监督体系。

第四,进一步规范导师选聘流程,严控新增导师质量,实现导师能退能进机制。完成2018年研究生导师选聘和退出工作,新增校内导师4名,校外导师57名,退出导师13名。目前校内在岗导师达到76人,校外导师达到126人,导师质量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情况

学校制定了《山东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规定(暂行)》后,实行全员三盲评审制度。2018年研究生盲审全部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保障。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情况

学校设立学科与研究生处统筹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学院积极配合的二级管理体制。学科与研究生处负责公共基础课阶段的集中授课,并承担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培养学院由分管书记和院长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并配备一名研究生秘书负责处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一名辅导员负责研究生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

(四)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情况

学校具有健全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我校重视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目前有各类奖助学金8项,助学金覆盖面达100%,奖学金覆盖面达75%以上。各类奖助学金情况如下:

1.奖学金评选

优秀生源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凡当年被我校正式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报评选。一等奖励10000元,二等奖励5000元,三等奖励3000元。

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每名研究生在读期间仅可获得一次,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学业奖学金:每年10月份进行评选,研究生新生按入学成绩排序后直接发放。一等奖:10%,每人每年6000元;二等奖:25%,每人每年4000元;三等奖:40%,每人每年2000元。

普通奖学金:每人每月300元,每年按12个月进行发放。

2.助学金评选

国家助学金:每人每月600元,每年按10个月进行发放。

助研费:每人每月300元,从研究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发放,每年按10个月进行计算。

3.三助岗位:为研究生提供校内兼职岗位,承担教学、科研、管理辅助等“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并提供相应补助。

(五)研究生发表论文、科研和竞赛获奖及社会服务情况

2018年我校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发表论文33篇,其中CSSCI 1篇,参与编写教材1部,申请专利43项,参加省级及以上大赛获奖3项、省级优秀实践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

(六)博士硕士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建设情况(仅博士硕士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填写)

我校针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目标,出台《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学位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建设标准》,将研究生规范化建设工作做到前面,在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学校申报成功后通过合格评估验收打下基础。

针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尚未达标的“教师博士化率、师均科研经费、生师比、生均收入”四大短板指标学校实施“1245”攻坚行动,进行全方位建设。目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1名,博士占比达到25%;科研经费2018年达到9000余万,师均科研经费7.4万元,超过年人均4万元指标;学校年收入达到8.3亿元,达到生均收入3万元指标。下一步学校将通过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和压缩招生计划等努力达到生师比要求

(七)其他能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和成效

学校制定了学位点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并付诸实施,已组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完成第一阶段硬件条件建设并验收评比,极大改善了我校研究生培养办学条件,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外部环境,提高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七、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学校一直致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海外学习经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高端人才,先后与美国、德国、比利时、挪威、瑞典等国高校就研究生联合培养建立联系。

(二)留学生情况

按照学校推进办学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目前招收来自加纳、塞内加尔、巴基斯坦、利比里亚4名留学研究生已通过了开题报告,进入专业实践环节。我校三年级研究生韩欣彤被比利时Hasselt University大学录取,在Mobility management方向学习。

八、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2018年学校虽然完成了招生计划,但由于热门方向生源较多、竞争激烈,冷门方向生源较少、竞争力不足,导致不同方向生源质量存有差异。如何在招生数量与招生质量之间寻求平衡是2019年招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和对策

进一步明确细化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总要求构建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生源较差的方向加强管理与投入,保证各方向培养数量与质量。

九、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一)严把培养质量关,实施学位点规范化建设

按照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山东交通学院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学位点规范化建设各项指标,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为十三五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的成功申报打牢基础。

(二)立足交通行业需求,提质增效,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

在通过专业学位试点验收评估的基础上,两个领域继续凝炼培养特色,找准目标定位,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和培养方向,全面落实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附件:1.山东交通学院2018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2.山东交通学院教学科研平台统计表



山东交通学院

20193月29日

附件1


山东交通学院2018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获批时间/文号

1

050201

英语

2002年5月31日(教高司函〔2002〕132号)

2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2年5月31日(教高司函〔2002〕132号)

3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2年5月31日(教高司函〔2002〕132号)

4

081001

土木工程

2002年5月31日(教高司函〔2002〕132号)

5

081801

交通运输

2002年5月31日(教高司函〔2002〕132号)

6

081802

交通工程

2002年5月31日(教高司函〔2002〕132号)

7

020301K

金融学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8

080207

车辆工程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9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10

081201

测绘工程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11

081804K

轮机工程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12

120202

市场营销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13

120602

物流工程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14

050207

日语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15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16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17

081803K

航海技术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18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19

130503

环境设计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20

130504

产品设计

2004年3月1日(教高函〔2004〕3号)

21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2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3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4

080801

自动化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5

082901

安全工程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6

120103

工程管理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7

120204

财务管理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8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2005年3月4日(教高函〔2005〕7号)

29

030101K

法学

2006年4月17日(鲁教高字〔2006〕3号)

30

050202

俄语

2006年4月17日(鲁教高字〔2006〕3号)

31

0819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06年4月17日(鲁教高字〔2006〕3号)

32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06年4月17日(鲁教高字〔2006〕3号)

33

120402

行政管理

2006年4月17日(鲁教高字〔2006〕3号)

34

120801

电子商务

2006年4月17日(鲁教高字〔2006〕3号)

35

070202

应用物理学

2007年2月15日(教高〔2007〕4号)

36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年2月15日(教高〔2007〕4号)

37

0811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2007年2月15日(教高〔2007〕4号)

38

120207

审计学

2007年2月15日(教高〔2007〕4号)

39

120903

会展经济与管理

2007年2月15日(教高〔2007〕4号)

40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08年12月18日(教高〔2008〕10号)

41

080205

工业设计

2010年1月22日(教高〔2010〕2号)

42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2011年3月28日(教高〔2011〕4号)

43

081806T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2011年3月28日(教高〔2011〕4号)

44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012年2月24日(教高〔2012〕2号)

45

080802T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2003年5月22日(鲁教高函〔2003〕2号)

46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2013年3月28日(教高〔2013〕4号)

47

081808TK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2013年3月28日(教高〔2013〕4号)

48

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2013年3月28日(教高〔2013〕4号)

49

080201

机械工程

2014年3月13日(教高〔2014〕1号)

50

081202

遥感科学与技术

2014年3月13日(教高〔2014〕1号)

51

120407T

交通管理

2014年3月13日(教高〔2014〕1号)

52

120408T

海事管理

2015年3月13日(教高函〔2015〕2号)

53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2015年3月13日(教高函〔2015〕2号)

54

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016年2月19日(教高函〔2016〕2号)

55

081805k

飞行技术

2017年3月13日(教高〔2017〕2号)

56

080803T

机器人工程

2018年3月15日(教高函〔2018〕4号

57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8年3月15日(教高函〔2018〕4号

58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2018年3月15日(教高函〔2018〕4号

59

081809T

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

2018年3月15日(教高函〔2018〕4号


附件2


山东交通学院教学科研平台统计表

序号

平台类型

特色专业与实验室

1

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

2

国家级项目工作站

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山东工作站

3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速公路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

4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船舶与海洋运输实验室

5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汽车运用技术实验室

6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路面结构与材料实验室

7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危险品物流安全与环保

8

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交通土建实验室

9

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汽车工程实验中心

10

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汽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11

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

道路交通建设、运营及事故防范研究中心

12

山东省省级创新团队

交通道路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团队

13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创新团队

环渤海湾地区公路环境研究创新团队

14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创新团队

复杂条件下大型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15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创新团队

交通新材料科研创新团队

16

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威海市海洋油污染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大数据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工程中心

18

交通数据工程与知识管理行业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19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

智能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上一篇:关于提供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视频学习资源的通知
下一篇:山东交通学院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拟录取名单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电话:0531-80687622 邮编:250357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电话:0531-80687781 邮编:250023
威海校区: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科技城和兴路1508号电话:0631-3998899 邮编:264209  
Copyright @ 2002-2012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 党委宣传部主办网站浏览:004351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