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2014版)
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 培养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汽车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设计、制造、检测、维修、管理、节能环保及相关领域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本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汽车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具备解决汽车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和撰写外文论文。
4.能胜任汽车行业技术研究及汽车结构强度与可靠性、运行安全性、乘坐舒适性、车辆节能与环境保护、车辆运行风险分析与保障等技术开发工作。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载运工具运行安全
研究载运工具结构强度与可靠性,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以及载运工具运行风险分析与保障等相关问题的仿真、测试。
2.节能与环境保护
研究载运工具内、外部热环境,振动与噪声,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清洁能源汽车性能优化,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等。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设置5门课程。
(4)选修课(6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设置8门课程,研究生从中选修3门课程。
3.其他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其他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实践教学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培养学院确定。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计算机仿真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车辆有限元分析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自动测量与传感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现代加工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现代控制理论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Matlab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汽车安全工程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汽车节能与环保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专用车开发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新能源汽车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汽车系统动力学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现代车辆试验及测试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汽车可靠性理论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补修 课程 |
汽车构造 |
|
0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汽车理论 |
|
0 |
|
|
|
|
|
|
|
其他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1年 |
23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考核合格获得2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方向 培养单位: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能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地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控制、运行安全仿真与节能环保等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开展交通网络规划、车辆运行安全技术、驾驶行为安全与可靠性、车辆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技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车辆碰撞事故与过程仿真技术、智能交通等研究及工程项目管理。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10学分):政治理论和英语等课程,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4门课程。
(4)选修课(6学分):3门课程,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选修课。
3.其他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本学院确定。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安全与节能环保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交通安全技术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智能交通系统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交通事故调查与分析 |
32 |
2 |
|
|
√ |
|
|
|
|
选修 三门 |
车辆运行安全仿真 |
32 |
2 |
|
|
√ |
|
|
|
|
驾驶行为安全分析 |
32 |
2 |
|
|
√ |
|
|
|
|
交通网络分析 |
32 |
2 |
|
|
√ |
|
|
|
|
交通仿真技术 |
32 |
2 |
|
|
√ |
|
|
|
|
交通流理论 |
32 |
2 |
|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 |
32 |
2 |
|
|
√ |
|
|
|
|
交通信号控制 |
32 |
2 |
|
|
√ |
|
|
|
|
补修 课程 |
交通工程学 |
36 |
0 |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汽车构造 |
36 |
0 |
|
√ |
|
|
|
|
|
其他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1年 |
23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考核合格获得2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研究方向:港航、路桥与隧道工程方向 培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能够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海岸及航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组织管理、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能广泛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海岸及航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专业知识,有较强地科研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能够胜任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海岸及航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的建设勘查、规划、设计、施工与养护、组织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掌握以上工程现代设计、施工的理论与方法,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试验、分析、使用及维修等技术。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港航路桥与隧道工程研究方向为道路与铁道工程/港口海岸及航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中的建设、勘查、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组织、管理、科学研究等。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往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是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和英语等课程,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5 门课程。
(4)选修课(6学分):3门课程,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需要选择选修课。
3. 其他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3.其他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参见课程设置表。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表1: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港航路桥与隧道工程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土木试验检测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工程项目管理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结构模型实验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弹塑性力学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路面结构理论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高性能路面材料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公路养护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大跨度桥梁设计理论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高等土力学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隧道工程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土木施工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港口航道工程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公路测设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补修课程 |
土木工程材料 |
36 |
0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路基路面工程 |
36 |
0 |
|
|
|
|
|
|
|
专业实践 |
1年 |
23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工程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内容包括工程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工程实践。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工程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获得23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研究方向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研究方向:海洋运输与物流方向 培养单位:海运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能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项目规划、组织管理、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能广泛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素质,具有提出工程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5.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组织管理、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改造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熟悉行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初步具备行业执业资格能力。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运输研究方向将紧密跟踪海洋运输领域的生产安全、营运管理、海洋与港口环保等最新技术,开展下列研究:
1. 船舶航行信息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
2.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以及船舶操纵避碰技术与通航环境分析;
3.海上货运理论与技术;
4.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科研院所或者专业实验室等处进行,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 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 5(6选5)门课程。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对应课程。
(4)选修课(10学分):5门课程,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选修课。
3.其他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前沿讲座 0学分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参见课程设置表。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表1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海洋运输与物流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海上交通工程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现代管理理论与船舶资源管理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航海智能技术与系统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海上交通安全管理 |
36 |
2 |
|
|
√ |
|
|
|
|
必选2门 |
水上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 |
36 |
2 |
|
√ |
|
|
|
|
|
船舶操纵避碰技术 |
36 |
2 |
|
√ |
|
|
|
|
|
专业 选修课 |
船舶保险 |
36 |
2 |
|
|
√ |
|
|
|
|
选修3-5门 |
国际航运经济理论 |
36 |
2 |
|
|
√ |
|
|
|
|
交通信息系统 |
36 |
2 |
|
|
√ |
|
|
|
|
航运法规与政策 |
36 |
2 |
|
|
√ |
|
|
|
|
港口环境规划与管理 |
36 |
2 |
|
|
√ |
|
|
|
|
水上交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
36 |
2 |
|
|
√ |
|
|
|
|
航运物联网 |
36 |
2 |
|
|
√ |
|
|
|
|
综合导航技术 |
36 |
2 |
|
|
√ |
|
|
|
|
海事安全管理 |
36 |
2 |
|
|
√ |
|
|
|
|
补修 课程 |
船舶管理 |
36 |
0 |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海上货物运输 |
36 |
0 |
|
√ |
|
|
|
|
|
其他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1年 |
23 |
|
|
|
√ |
√ |
|
|
必修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 末前 |
学术报告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 8次 |
表2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海洋运输方向)
序号 |
著作或期刊名称 |
作者或出版者 |
阅读 要求 |
备注 |
1 |
海商法(第三版) |
司玉琢 法律出版社 |
必读 |
|
2 |
国际货物运输法律热点问题研究 |
李志文 法律出版社 |
选读 |
|
3 |
海上货物运输中的赔偿问题研究 中英法律制度之比较 |
范葳 法律出版社 |
必读 |
|
4 |
管理信息系统 |
薛华成 清华 |
选读 |
|
5 |
管理科学基础 |
吴育华、杜纲 天津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
6 |
船舶货运技术 |
王建平 大连海事大事出版社 |
选读 |
|
7 |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 |
Davis,M.L. 著 王建龙译,清华大学出版 |
选读 |
|
8 |
常德传论国企 |
常德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
9 |
中国航务周刊 |
期刊 |
必读 |
|
10 |
航海技术 |
期刊 |
必读 |
|
11 |
中国航海 |
期刊 |
必读 |
|
12 |
中国海事 |
期刊 |
选读 |
|
13 |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14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15 |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16 |
自然科学进展 |
期刊 |
选读 |
|
17 |
中国科学 |
期刊 |
选读 |
|
18 |
环境科学 |
期刊 |
选读 |
|
19 |
控制与决策 |
期刊 |
选读 |
|
20 |
中国管理科学 |
期刊 |
选读 |
|
21 |
管理现代化 |
期刊 |
选读 |
|
22 |
软件学报 |
期刊 |
选读 |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考核合格获得2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交通运输工程 代码:085222
研究方向:海洋运输与物流 培养单位: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能够从事海洋运输组织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能广泛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物流工程专业知识,有较强地科研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能胜任海洋运输组织管理、物流项目规划设计、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开展海洋运输管理与组织、物流系统规划、物流金融、供应链管理等研究及工程项目管理。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4门课程,均为学位课。
(4)选修课(6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3门选修课,其中一门课程要求在企业实习完成学习任务。
3.其他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由本学院确定。
5.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可采用考试、设计及研究报告方式;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
表1: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海洋运输与物流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 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运输工程(多式联运技术)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港口物流组织与优化 |
32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船舶货运技术 |
32 |
2 |
|
√ |
|
|
|
|
|
选修,任选两门 |
物流金融 |
32 |
2 |
|
√ |
|
|
|
|
|
物联网工程概论 |
32 |
2 |
|
√ |
|
|
|
|
|
海运法规与政策 |
32 |
2 |
|
√ |
|
|
|
|
|
仓储物流系统规划 |
32 |
2 |
|
|
√ |
|
|
|
|
选修一门,企业实践 |
物流项目投资与财务评价 |
32 |
2 |
|
|
√ |
|
|
|
|
补修 课程 |
现代物流学 |
32 |
0 |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物流设施与设备 |
32 |
0 |
|
√ |
|
|
|
|
|
其他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1年 |
23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考核合格获得2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附文献综述)、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 代码:085223
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培养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从事相关领域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能广泛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船海工程专业知识,有较强地科研工作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4. 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能够胜任相关科学研究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性能分析、结构强度校核、新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制造、检验、维修等相关技术开发工作,以及运行管理与经营销售等工作。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以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工程为应用领域,以水面和水下运载平台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论证、设计、建造为主要研究内容。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5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对应课程。
(4)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选择选修课。
3.其他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3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3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参见课程设置表。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表1: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与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计算机辅助船艇设计制造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船舶计算结构力学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方法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船舶计算流体力学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振动理论与声学原理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高性能船舶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企业新技术应用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舶与海洋工程波浪力学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涂装先进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舶建造新工艺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艇室内设计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补修课程 |
船舶设计原理 |
36 |
0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 |
36 |
0 |
|
|
|
|
|
|
|
其他必 修环节 |
专业实践 |
1.5年 |
33 |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3~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8个月,考核合格获得3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 代码:085223
研究方向:船舶电子电气 培养单位: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发展与建设主战场,培养具备从事船舶电子电气产品的开发、研究和项目管理等工程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船舶电子电气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工程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产品设计、工程项目开发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情报资料的检索、获取和应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了解本领域的行业法律法规,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初步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执业资格能力。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船舶电子电气方向主要研究船舶电力系统、船舶电力推进技术、船舶卫星通信与导航、船舶无线通信网络、船舶电子信息系统、船舶自动控制等方面内容。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公司或科研院所、实验室等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5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0.5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对应课程。
(4)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对应课程。
3.其他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3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3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参见课程设置表。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表1: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船舶电子电气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交直流调速技术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现场总线技术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船舶电力推进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现代船舶控制工程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船舶定位与导航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舶电气与通信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舶监控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电磁兼容与防护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微机继电保护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高级程序设计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嵌入式系统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FPGA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DSP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舶电子电气行业标准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补修课程 |
电工技术 |
56 |
0 |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微机原理与应用 |
56 |
0 |
√ |
|
|
|
|
|
|
自动控制原理 |
36 |
0 |
√ |
|
|
|
|
|
|
其他必 修环节 |
专业实践 |
1.5年 |
33 |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3~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8个月,考核合格获得3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 代码:085223
研究方向: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方向 培养单位:海运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能广泛扎实地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素质,具有提出工程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5.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能胜任船舶机、电工程方向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研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熟悉行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船舶轮机工程方向主要研究现代船舶节能和环保技术、轮机自动控制技术、船舶液压传动控制与故障诊断、轮机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等。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5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科研院所或者专业实验室等处进行,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 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5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5门课程。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对应课程。
(4)选修课(10学分):5门课程,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选择选修课。
3.其他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23学分):
学术前沿讲座 0学分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2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参见课程设置表。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表1: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 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高等工程热力学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轮机自动控制技术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现代燃气轮机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船舶动力装置节能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船舶防污染与控制技术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轮机可靠性与维修性 |
36 |
2 |
|
|
√ |
|
|
|
|
选修3-5门 |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船舶液压传动与控制 |
36 |
2 |
|
|
√ |
|
|
|
|
轮机故障诊断技术 |
36 |
2 |
|
|
√ |
|
|
|
|
船舶特种推进技术 |
36 |
2 |
|
|
√ |
|
|
|
|
船舶工业安全管理工程 |
36 |
2 |
|
|
√ |
|
|
|
|
船舶修造资源管理 |
36 |
2 |
|
|
√ |
|
|
|
|
船舶电力系统 |
36 |
2 |
|
|
√ |
|
|
|
|
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
36 |
2 |
|
|
√ |
|
|
|
|
补修 课程 |
船舶柴油机 |
36 |
0 |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船舶辅机 |
36 |
0 |
|
√ |
|
|
|
|
|
轮机自动化 |
36 |
0 |
|
√ |
|
|
|
|
|
其他 必修 环节 |
专业实践 |
1年 |
23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 末前 |
学术报告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表2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方向)
序号 |
著作或期刊名称 |
作者或出版者 |
阅读 要求 |
备注 |
1 |
液压传动 |
许贤良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必读 |
|
2 |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
张键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必读 |
|
3 |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 |
Davis,M.L. 著王建龙译,清华大学出版 |
选读 |
|
4 |
管理信息系统 |
薛华成清华 |
选读 |
|
5 |
管理科学基础 |
吴育华、杜纲 天津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
6 |
船舶辅机 |
胡启祥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
7 |
常德传论国企 |
常德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
8 |
电力拖动与控制 |
陈勇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必读 |
|
9 |
中国航务周刊 |
期刊 |
必读 |
|
10 |
航海技术 |
期刊 |
必读 |
|
11 |
中国航海 |
期刊 |
必读 |
|
12 |
中国海事 |
期刊 |
选读 |
|
13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14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15 |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16 |
自然科学进展 |
期刊 |
选读 |
|
17 |
机电一体化 |
期刊 |
必读 |
|
18 |
环境科学 |
期刊 |
选读 |
|
19 |
控制与决策 |
期刊 |
选读 |
|
20 |
中国管理科学 |
期刊 |
选读 |
|
21 |
管理现代化 |
期刊 |
选读 |
|
22 |
软件学报 |
期刊 |
选读 |
|
23 |
船电技术 |
期刊 |
必读 |
|
24 |
内燃机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25 |
船舶工程 |
期刊 |
必读 |
|
26 |
内燃机工程 |
期刊 |
必读 |
|
27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期刊 |
必读 |
|
28 |
电气传动 |
期刊 |
必读 |
|
29 |
节能技术 |
期刊 |
必读 |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4~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往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2个月,考核合格获得2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硕士专业学位。
山东交通学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 代码:085223
研究方向:游艇游轮工程 培养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游艇游轮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从事相关领域设计规划、设计施工、设计管理、科技开发等工作,具体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掌握游艇邮轮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能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能够从事游艇邮轮的外观与内装设计、了解新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可以在制造、检验、维修等相关领域开展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入学要求
招收对象主要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择优录取。
三、主要研究方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以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工程为应用领域,以水面和水下运载平台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论证、设计、建造为主要研究内容。
四、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
2.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专家人员联合指导。
五、培养年限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要求1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5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本方向研究生课程原则上1年内完成。
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组成,其中学位课应不低于17学分。学位课包含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非学位课包含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9学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由学校统一做出安排。
(2)基础理论课(9学分):工程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对应课程。
(4)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需要,选择选修课。
3.其他必修环节学分要求
必修环节(33学分):
学术讲座 0学分
开题报告 0学分
专业实践 33学分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要求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参见课程设置表。
5.课程考核要求
必修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考核一般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核采用汇报、评议、鉴定方式进行。
表1: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游艇游轮工程方向)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 |
|
|
|
|
|
|
选修 |
管理学基础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72 |
4 |
√ |
|
|
|
|
|
√ |
必修 |
基础理论课 |
矩阵论 |
54 |
3 |
√ |
|
|
|
|
|
√ |
必修 |
数值分析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知识产权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8 |
1 |
√ |
|
|
|
|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游艇结构分析与造型设计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计算机辅助船艇设计制造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船艇美学与内装设计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船艇复合材料与建造工艺 |
36 |
2 |
|
√ |
|
|
|
|
√ |
必修 |
游艇邮轮发展史与设计评价 |
36 |
2 |
|
√ |
|
|
|
|
|
必修 |
专业 选修课 |
涂装先进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设计方法论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游艇邮轮新技术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商务英语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船艇设计速写与效果图表现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游艇设计策略研究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设计管理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人机工程理论与方法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高性能船舶 |
36 |
2 |
|
√ |
|
|
|
|
|
选修 |
补修课程 |
船舶设计原理 |
36 |
0 |
|
|
|
|
|
|
|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
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 |
36 |
0 |
|
|
|
|
|
|
|
其他必 修环节 |
专业实践 |
1.5年 |
33 |
|
|
√ |
√ |
√ |
|
|
必修 |
开题报告 |
|
0 |
|
|
|
√ |
|
|
|
第4学期末 |
学术讲座 |
|
0 |
√ |
√ |
√ |
√ |
√ |
√ |
|
不少于8次 |
七、实践
实践环节安排在第3~5学期,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或科研工作。实践方式采取现场教学与实习、工程实践、科研三类实践活动的结合。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8个月,考核合格获得33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通过考核者取得相应学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专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题,选题必须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1)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要阅读文献并写出开题报告(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5篇)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工作计划、研究内容与方法、完成期限和预期成果等。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须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学科与研究生处会同相关学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未按期完成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研究生,给予警示,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察。
4.学位论文预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合格者,不允许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的须推迟答辩。
6.学位论文部分匿名评审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部分盲评制度,学位办公室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
7.学位论文答辩
由该领域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2位是校外同行、企业或科研单位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